摘要:警察是拥有武装和特殊强制手段的国家行政力量,是国家和人民的卫士。然而近年来,袭警案件却频繁发生,遭遇不法分子袭击而致残、牺牲的警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暴力袭警行为不仅是对警察人身权的侵害,更是对法治权威和法律秩序的严重破坏。试问如果警察连自身的执法活动都得不到维护,那么又如何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袭警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既是维护警察权威、法治权威、法律秩序的需要,也是增强公众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刑法》中设立袭警罪,从而严厉打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保障警察的正常执法活动。
关键词:刑法 袭警罪 设立 必要性
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要迅速发展强大就必须保持国内政治的稳定,然而人民警察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暴力袭警案件频频发生,民警在处理复杂的案件时,有不少不明情况的群众把矛头对向民警,使人民警察的执法威严不断下降。警察是预防打击犯罪和维持社会治安稳定的卫士,更是国家法律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对警察威严的侮辱更是对国家法律的一种践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袭警现状、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立法对袭警行为的相关规定,从而阐述在我国《刑法》中设立袭警罪的必要性,并最终提出具体构想。
2.1 我国袭警行为的特点
1、袭警对象多为一线民警。袭警案件集中发生在一线民警的执法过程中,其中以派出所最甚。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发现,在多数袭警案件中发生在业务科队占15%,派出所的占85%。其中大部分袭警案件发生在民警接处警、处置群体性事件、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
2、袭警者以无固定职业人员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近年来立案查处的暴力袭警案件中,男性占大多数,下岗工人和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居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相关法律也是一知半解。这表明,袭警者已经由劣迹斑斑“混混”、地痞、犯罪嫌疑人,向其他人群和一般违法者扩散,警察这一群体代表国家行使的执法权正受到更大程度的轻视和挑战。
3、趁酒后闹事者居多。在民警执勤执法中,总会遇到一些过量饮酒者,由于酒精的刺激,他们在现场情绪激动,行为失控,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往往采取侮辱谩骂、推搡抓扯甚至围攻殴打民警的形式来阻碍执法。
4、袭警手段不断升级,严重程度呈攀升趋势。暴力袭警的具体手段在近些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拳打脚踢已不能满足某些不法分子的欲望,持械殴打、驾车冲撞,甚至使用爆炸装置、枪支伤害民警等恶性案件相继发生;故意诬告陷害、恶意伤害执法民警的事件不断增多,暴力程度不断升级,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危害后果日趋严重。
5、从个人突发性抗法向集体预谋性抗法发展。近几年来,暴力袭警正由个人的突发性袭警转向集体的预谋性袭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涉事群众往往抱着“法不责众、罚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法律意识淡薄,一旦警民矛盾遭到激化,往往纠集亲朋好友形成规模,依仗人多势众围攻警察,暴力抗法。这类案件极易演变为打、砸、抢、烧的群体性事件,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6、袭警案件数量迅速增长。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已经查处的袭警侵警案件年均递增1000起以上,受侵害民警人数更是跳跃式猛增,2010年受侵害民警7268人,到2013年猛增至12327人,上升70%,牺牲23人、重伤44人[1]。
2.2 袭警案件多发的原因
1、从公安机关自身因素来看:一是部分民警执法不规范,在执法过程中徇私枉法。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不会做群众工作,态度生硬,语言粗暴,方法简单,造成群众的不满,导致矛盾激化和转移,引发暴力抗法事件。二是部分民警综合素质不过硬。当前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警力严重不足,日常警务繁忙、非警务活动剧增,民警缺乏必要的技战训练,导致在实战中难以克敌制胜。三是单警装备不足,特别是防护背心、防弹衣、防暴头盔等安全防护装备极为匮乏。民警在缉捕犯罪分子的一线,在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最前沿,只能依赖血肉之躯,一旦发生袭警事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2、从社会外部大环境来看: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面对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问题,而是寄望通过强制手段予以压制,公安部门则被推向了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造成了警民对立。二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执法矛盾比较突出。人民警察在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损害了少数人的切身利益,其中一些不法分子特别是有组织、集团化的违法犯罪团伙,企图通过暴力对抗,以逃避法律制裁。三是对民警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对暴力袭警等阻碍公安机关正常执法的行为处罚过轻,打击不力。现有的法律法规关注更多的是警察是否存在超越法定职权的执法问题,却对袭警行为法律处罚的力度不强,使袭警行为不能受到与其社会危害性程度相当的惩罚。
2.3 袭警行为的严重危害
对于袭警行为的危害,社会公众普遍存在错误的认识,就是把“袭警”仅仅看成是对民警个人身体的伤害。殊不知袭警行为实质上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国家与法律的尊严,社会公众根本利益的侵害。
1、袭警案件频发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漠视。警察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需要不可缺少的权威,并得到公民的敬重。对警察的敬重,实质上是对国家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袭警案件频发,表明一些人对国家执法权和公共秩序的蔑视,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侵犯全体社会公众的利益,严重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
2、损害了公安机关及民警的尊严和形象。从表面看,袭警是个别不法分子藐视警察个体尊严的行为,但结果是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被扭曲。袭警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而且其他社会成员可能不自觉地仿效挑战执法权威。
3、降低了民众的安全感。袭警案件接连发生,客观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公安机关的执法威慑力在减弱。这些会影响人民群众对警察的信任感,进而使公众置疑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如果警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能保护老百姓?怎能给老百姓安全感?
4、严重挫伤了基层民警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线民警频遭辱骂、殴打,使他们感到困惑、担忧和伤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愿主动有效执法、不敢理直气壮执法的现象。一些民警就感慨地说:“我们警察现在都成了弱势群体了。”袭警案件频发,减损了执法效果,弱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尊严,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受到影响。
5、侵害了民警的合法权益。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袭警案件的频频发生,不仅会对警察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极易给他们的内心世界留下阴影,带了不小的心理压力。相关调查显示,遭受过袭击的民警普遍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重新执法时往往心有余悸,与受袭前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有明显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