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发布人:admin 浏览 1458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2月12日 打印本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12-12 来源:互联网
摘 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良好平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不仅受两种经济体制的挤压,而且在不断急剧锤炼中逐渐凸显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及教学定位。那么,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首先要理清当前各种关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创建卓有成效的职教德育工作机制。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发展  科学发展 
一、科学把握职业教育方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教育,它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职业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更重要还要研究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职业教育只有准确定位,办出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教育层次的鲜明特色,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例如,实用型技术人才短缺。近十年来,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劳动力市场实用型技术人才长期短缺的情况,这反映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课程实施以前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了解新教材改革了什么以及改革的意图,明确改革的方向,避免趋于惯性走向老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来实现我们的改革目的。再比如,什么是跨越式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就是别人走了一条弯路,我们走的是捷径,我们教师就要带咱们的学生走这条路!
二、客观预测就业供求关系,专业设置兼顾原则与灵活
     职业教育是以经济和社会需要,特别是区域经济、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办学的出发点,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在社会上就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根据社会行业分工设置专业,要加强社会人才市场的预测,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条件来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专业,建设新专业,同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比如,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和论证。一些省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出现盲目超前或陈旧落后的情况。近年来,城市近郊及乡镇一些企业的装备和技术呈现加速升级换代的趋势,迫切需要有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工人,而职业学校由于实训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术工人的实际需要。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用兼容机训练,而工作岗位用品牌机。
三、转变观念、转变行为才是根本的转变
职教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调查表明,职教学生一是学用脱节的现象突出。很多学生所学未用、所用未学的现象比较突出,职教学生就业后并没有技术优势,用人单位也不满意。二是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一些学校片面注重技能培养、忽视对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行风行规培训。三是实际工作能力不足。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主要是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在技能实训上的条件有限,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那么我们该怎样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转变现状呢?
器物放置时间长了,不经常擦拭就会有积尘,人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常常拂拭心灵,不让心灵落浮沉、生污垢;要常常拂拭心灵,多些自警、少些自负、多些自律、少些自得、多些自省、少些自喜、多些自信、少些自卑·····我们教师愿意做这样的抹布,而且首当其冲要先改变自己。“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在行为上要有大的转变:
    1、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学会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会了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对自己的超越。
“80后”学生的消费观念很超前,袜子脏了破了即刻买新的,并会振振有词道,社会发展了,花钱买个人用品是刺激消费。师生自编自演小品《学生与教师》“一双袜子1元钱,一年要穿掉400双,就是400元钱,相当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啊。”小品带来强烈震撼,不注意节俭的学生最终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2、教师的教不再是停留于传授知识,教的职责在于帮助
    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师们认识到,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不明示),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思维和方法,同时也包括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像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例如,学生喜欢讨论,不喜欢被灌输—就像成立理论学习小组,你问我答式的互动,让理论有了跳动的色彩;他们喜欢创新,不喜欢守旧—就像有的学生,从打游戏想到了电脑编程为飞机识别构建全新的三维图模;他们喜欢表达,不喜欢守旧—就像校园反馈信箱里,总是被发表各种意见的帖子和邮件塞得满满当当······
笔者在讲哲学过程中,给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推荐《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每看几页就向他讲讲自己看了这一部分后的体会,聊聊书上的这些方法论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对老家种田种树有什么启示,他眼睛里释放出从未有的光亮,第三天晚上,还没上课,他就早早坐在教室书桌前了······
再比如,笔者在教学中讲到的问题,什么叫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很多学生都想入党,个人意愿和组织的挑选是一对矛盾。怎么解决呢?用发展的方法:一方面,干好本职工作得到组织认可,另一方面,加强学习提高全面素质。自身发展搞好了,矛盾自然就能化解了······
 3、新课程中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支配作用已逐渐减弱,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
    新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而是互相倾听和演说。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彼此尊重观点和阅历,实现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面对活色生香的学生们,略显苍白的教师队伍应该积极提倡“个性张扬”,“宽容闪失”。
四、锐意改革,乐于创新,科学驾驭教学资料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也是志趣、爱好、性格、才能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就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地解决个性与共性、同一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广阔的空间。为此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做到:善于反思、敢于批判、勇于质疑、正确对待权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去教,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使教师丧失了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在不断创造、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比如,以前班级之间经常搞联谊活动拉歌比赛,比声音比气势。如今,不仅搞文艺,还搞理论,“拉”理论,一人问几人答,一班问二班答,比谁出的题目有水平,谁的答案好,谁联系实际能力强,要强与不服输意识把学理论变成了一场竞赛,把理论从书本学到了心里。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庄志镐.《动作技能训练中的“优化组合”》.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裴纯礼.《Internet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应用》.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2007
[4] (美)弗里德曼.高地,尚佳(译).《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实践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李向东,赵欣,黄强.《试对动作技能练习成绩影响的研究》.理论研究,2001;1
[6]单美贤,马万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探析》.职教通讯,2003;9
[7]张廷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