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资源性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趋向研究

发布人:admin 浏览 1763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8日 打印本页

    
资源性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趋向研究*
 
朱学义  苏海雁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自2007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中国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方案以来,我国资源性商品市场化改革趋向越来越明显:既有它的政策背景,也有它的社会背景。我国资源性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选择的模式有:实行国家指导价下的适度浮动价;实行市场供求价格下的阶梯式价;实行资源性商品合理比价下的市场自由价;实行国内外供求调节下的资源性商品均衡价。
关键词:资源性商品;资源性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价格倒挂;比价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性商品的含义
资源性商品,亦称资源性产品,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多数具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属性,且凝结了无差别人类劳动、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资源性商品主要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水和土地等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绝大部分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减少。由于电力上网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本项研究定义的资源性商品包括:煤炭、自来水、天然气和热气。
(二)资源性商品价格概述
1.资源性商品的价格由资源性商品的价值决定
资源性商品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资本属性。从资源性商品的自然属性看,自然资源是指直接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自然资源必须具备自然属性;二是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即必须具备经济属性;三是自然资源不仅包括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同时也包括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从资源性商品的资本属性看,资本首先是所有者的权益。即所有者拥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权利,要让其增值,取得所有者的权益。其次,凝结在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劳动,使资源产生了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再次,随着资源稀缺性的突出,必然要有一定的所有者来垄断资源的所有权,如国家必须垄断矿产资源所有权。垄断者在将资源转让时就会从中受益,这就使资源具有“潜在的社会价值”[2]。
从以上分析可见,资源性商品具有自然属性,从本质上具备了它的经济属性;资源性商品具有资本属性,从资源客体上凝结了人力资本价值,从垄断特质上使其具有潜在的社会价值。资源性商品的价格正是由资源性商品的价值决定。
(二)资源性商品价格所体现的价值
资源性商品价格要体现其天然价值、生产价值、补偿价值和重置价值。其中,重置价值是重置资源的替代产品所花费的价值。同时,资源性商品的价格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波动。因为资源性商品是稀缺性商品,竞争更为激烈,其价格随着竞争程度的不同而波动,则资源性商品价格还要体现一定的交换价值。
(三)资源性商品价格的组成内容
资源性商品的一般价格是指资源被开采或加工后出售的商品价格。包括商品的各种成本+各种收益。
资源性商品均衡价格构成公式如果:
均衡价格=生产成本+环境成本+税金+社会平均利润+资源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种类资源的自然属性不同,其生产、流通的技术和组织体系特征差别较大,各自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尽相同。即使对同一种资源,其上中下游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市场需求的特点也不一样,不同环节的定价机制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二、资源性商品市场化改革的政策背景
(一)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提出
2007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中国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008年3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资源补偿、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加强输配电成本监审,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下文[国发(2010)5号]同意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问题。有关规定如下:
(1)出台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实施办法,简化电价分类结构,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2)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3)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研究建立危险废物处理保证金制度,制订出台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
(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纲要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并明确,要“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三)国务院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工作
2011年5月28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15号〕,提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具体讲,“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和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完善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2011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求是》杂志第11期上发表《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指出,当前,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水、气、电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思路。
三、资源性商品市场化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资源性商品价格倒挂急需调整
资源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与产成品价格依然倒挂是一个十分敏感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很难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的作用:不仅难以刺激电力等产品增加供给,而且会促使本已不足的成品油等产品输往国外,加剧供求紧张矛盾;不仅难以抑制对这些产品的境内需求,还会刺激境外需求以各种形式转移到境内;不仅不利于落后产能从市场竞争中淘汰,还会以低资源成本吸引小水泥、小火电、小钢铁等“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
    1.资源性商品比价不合理
从国际上看,我国资源性商品比价存在与国际资源比价严重不对称关系。国际通用的按热值计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大致为1∶1.5∶1.35,而我国大致为1∶4∶3,煤价偏低;国际上天然气和原油比价为1.05∶1,而我国为0.4∶1,天然气价格偏低;作为严重缺水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的平均水价仅为国际上许多国家水价的1/3。因此,从短期看,资源价格改革应立足于解决内部扭曲;从长期看,应拉平资源外部差价和比价关系,向国际市场靠拢[3]。
2.中石油中石化炼油亏损
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中石油炼油亏损61.42亿元,中石化亏损5.76亿元。炼油亏损并不妨碍两大集团整体盈利,一季度中石油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3.9%,中石化则净赚205亿元同比增长24.49%,利润增幅都大大超过了中石油[4]
3.天然气价格倒挂
中国能源报的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消费天然气约850亿立方米,国内生产不足800亿立方米,60多亿立方米的缺口是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弥补的[5]。
据有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100亿立方米左右,比上年增长20.4%[6]。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5月,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大约为52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0.2%。其中,5月份我国的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24.5%,环比增长了4.6%。2011年1-5月,我国进口天然气约合114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比增长了近1倍,进口资源占国内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5月份我国进口天然气约合26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比增长了1.3倍[7]。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0年度)(简称《蓝皮书》)中指出,2010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934万吨,比上年增长75%;管道输送天然气首年进口44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15%。2010年,中石油从中亚进口了43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价格倒挂“幅度大约在0.88元/立方米”。也就是说,中石油2010年仅从中亚进口天然气亏损额近37亿元[8]。
(二)资源性商品价格增长态势下降需要改变
    1.居民消费品价格中“水电燃料”价格增长态势下降
2005-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中“水电燃料”价格增长态势下降见下表1:
表1   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CPI)及其中“水电燃料”价格增长态势表   %
物价指数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递增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
101.8
101.5
104.8
105.9
99.3
2.8%
其中:水电燃料价格指数
108.6
105.9
103.0
106.4
97.9
3.3%
注:表中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P307-319
 
从表1可见,水电燃料价格2005-2009年各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呈下降势态,即:从增长108.6%、105.9%、103.0%、106.4%到97.9%,几乎是年年在下降,尽管全国水电燃料价格2005-2009年平均每年递增3.3%。而同期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增长率几乎是年年上升的。
    2.资源性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价格增长态势下降
2005-2009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资源性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价格增长态势下降见下表2:
表2   我国资源性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增长态势表   %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递增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
104.2
102.8
102.2
101.9
102.4
1.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
105.2
106.8
104.8
105.9
100.5
3.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
104.0
106.4
104.8
102.9
103.2
3.3%
注:表中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P328
 
从表2可见,2005-2009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平均每年递增1.7%,但各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呈下降势态,即:从增长104.2%、102.8%、102.2%、101.9%到102.4%,几乎是年年在下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平均每年递增3.6%,但各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呈下降势态,即:从增长105.2%、106.8%、104.8%、105.9%到100.5%,几乎也是年年在下降;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出厂价格平均每年递增3.3%,但各年比上年的增长率呈下降势态,即:从增长104.0%、106.4%、104.8%、102.9%到103.2%,几乎也是年年在下降。
(三)资源性商品基础储量“两降两升”情况需要节省资源
1.占能源生产总量77%的煤矿资源基础储量逐年下降
2005-2009年,我国煤炭资源基础储量下降情况下表3:
表3             全国煤炭基础储量表                       单位:亿吨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年均递增%
全国煤炭基础储量
3326.4
3334.8
3261.26
3261.44
3189.6
-1.04%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2.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
2005-200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下降情况下表4:
表4                全国水资源总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年均递增%
全国水资源总量
28053.1
25330.1
25255.2
27434.3
24180.2
-3.8%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3.占能源生产总量10%的石油基础储量在上升
2005-2009年,我国石油基础储量下降情况下表5:
表5                全国石油基础储量表                  单位:万吨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年均递增%
全国石油基础储量
248972.1
275856.8
283253.77
289043
294919.8
4.3%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4.占能源生产总量4%的天然气基础储量在上升
2005-2009年,我国天然气基础储量下降情况下表6:
表6                全国天然气基础储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5-09年年均下降%
全国天然气基础储量
29185.4
30009.2
32123.63
34049.62
37074.2
6.2%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以上表3至表6的计算结果可见,2005-2009年,我国煤矿资源基础储量逐年下降1%,虽然石油基础储量平均每年递增4.3%,天然气基础储量平均每年递增6.2%,但综合起来平均每年下降0.12%[77%×(-1.04%)+10%×4.3%+4%×6.2%]。如果我国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即各占50%),则我国资源性产品储量平均每年下降0.25%[(-0.12%×50%-3.8%×50%)÷2]。
2011年6月30日,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干线今日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二线在新疆霍尔果斯与中亚天然气管道对接,途径我国15个省份,进入到我国东南沿海,到达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西气东输二线将在2013年全面达产,年输送能力3000亿立方米,目前已输气到两广地区,2012年全面完工后,还将考虑输送到香港地区[9]。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后,可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1至2个百分点[10]
四、资源性商品市场化改革的模式选择
(一)实行国家指导价下的适度浮动价
建立国家指导价有两种思路:一是“成本加成”思路,即以各种资源性商品标准成本为依据,加计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资源性商品的国家指导价,资源性商品生产和供应部门可在国家指导价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调节;二是“均衡收益”的思路,即对资源性商品生产经营三大主体(生产部门、储运部门、销售部门)确定均等(衡)的收益空间,然后再分别确定资源性商品生产商出厂价、储运商门站价、零售商终端价,由此作为国家指导价供生产经营主体使用。
确定国家指导价的定价权限可以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也可以由发改委委托中介公司颁布调价通知。
(二)实行市场供求价格下的阶梯式价
按国家发改委2010年10月公布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实行阶梯电价的方案是:居民每月用电分为满足基本用电需求、正常合理用电需求和较高生活质量三档,电价分档递增。该意见稿给出了两种阶梯电价方案。在方案一中,第一档电量按照覆盖70%居民家庭的月均用电量确定。在方案二中,第一档电量按照覆盖80%居民用户的月均用电量确定。在实行将阶梯电价的同时,可进一步试行“分时电价制”,即不同时间实行不同的电价,把电网峰谷电价区分开来,同时把居民昼夜电价区分开来。
(三)实行资源性商品合理比价下的市场自由价
可以借鉴国际通用的按热值计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1∶1.5∶1.35的比例,结合实行情况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价格进行适度调整。
(四)实行国内外供求调节下的资源性商品均衡价
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供求调节下的市场均衡价。资源性商品均衡价格由资源价格、生产成本、环境成本、税金及附加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例如,根据国际经验,水价(即自来水价格)的确定公式如下[11]
水价=水资源费+供水成本+污水处理费+税金+利润
又如,电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制定[12]
 
[1]朱国华.资源性商品价格暴涨原因探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5):1-6
[2]朱学义等著.矿产资源权益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1:64
[3]王柏玲.中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0-43
[4]中国广播网.中石油中石化日赚2亿仍报亏损两巨头求减税[EB/OL].http://news.
cz001.com.cn/2011-05/13/content_1514029.htm,,2011-05-13
[5]官平.政府求解天然气价格倒挂现在谈天然气价改不合适[EB/OL].http://www.
dfdaily.com/html/113/2011/3/7/576609.shtml,2011-3-7
[6]国际商报评论员.天然气国内外价格倒挂加大调价压力[EB/OL].http://finance.qq.
com/a/20110519/003157.htm,2011-5-19
[7]凤凰网财经.国内外价格倒挂天然气价格上涨将是必然[EB/OL].http://finance.
ifeng.com/stock/hybg/20110615/4152184.shtml,2011-6-15
[8]经济参考报.进口价格倒挂严重天然气价改5月或迎窗口期[EB/OL].http://
union.china.com.cn/energy/txt/2011-04/25/content_4155128.htm,2011-4-25
[9]张一鸣.石油西气东输二线干线投产[Z].中国经济时报,2011-07-01
    [10]徐沛宇.西气东输二线投产在即面临高成本压力[Z].第一财经日报,2011-06-29
[11]周望君.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
view/4862e223192e45361066f542.html,2009-8
[12]天涯网.继续深化电价改革[EB/OL].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
asp?BlogID=867287&PostID=18214924,2009-08-03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