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洪运 李红珊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皇岛 066004
摘要:根据B2C产业集群式的特点,设计了B2C产业物流配送的集群网络图,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解决了B2C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库存优化的问题,并对2009年B2C产业服装类的物流集群式配送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B2C产业;产业集群;集群式供应链;最小费用最大流;库存优化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B2C产业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在于低水平、低效率的配送网络。集群式供应链作为一类新型的网络组织形式,正是源于将供应链运作平台移植于产业集群网络中而形成的同时具有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供应链网络组织系统[1]。结合集群式供应链优化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全程电子商务的作用,解决B2C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配送成本问题。从集群式供应链的角度实现B2C产业物流配送的库存优化,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实现B2C配送网络的信息共享。由于B2C电子商务本身具备信息化的特殊性,信息的共享在同一集群式供应链网络比较容易实现,这也为集成化运输配送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统一组织物流配送资源,解决单个B2C企业所面临的需求小而散的问题[2]。最后,在最优的配送网络前提下,设定各个企业节点的库存水平。
1.1 国内B2C产业供应链结构
B2C产业的发展特点是集群式兴起,这为物流提供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目前B2C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 B2C供应链的主体部分主要有产品制造商,产品供应商,电子商务企业(B),物流环节(two)、支付环节以及用户(C)。
产品制造商位于B2C产业链的上游,负责产品的生产,其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及用户对B2C的认知与接受度。
产品供应商是连接产品制造商与B2C企业的通道,其对商品的选择与决策能力直接影响B2C行业的种类与数量,直接影响B2C网站的影响力。产品供应商/代理商也属于B2C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其与B2C企业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相互讨价还价。
电子商务B2C企业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不仅直接决定商品的品类与数量,还与下游的物流、支付、用户等产业链参与者产生直接的联系。目前,一些较具实力的电子商务B2C企业直接与制造商联系,并通过自建物流等形式尽量优化产业链,缩短商品流通时间的同时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物流环节是产业链的运输通道,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B2C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健全。目前,其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B2C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厂商合作,采用外包物流的形式,但是这种物流外包的形式不能完全控制服务的质量,因此一些电子商务B2C企业开始自建物流系统,比如京东商城;其目标是有效的提升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目前的电子商务B2C物流配送已形成了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并存的格局。
支付环节是产业链的交易平台。支付环节是在B2C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的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避免了由于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引发的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为网上支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1 B2C供应链
除B2C产业的主体部分外,B2C供应链系统还涉及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控制、采购和客户管理等内容[3]。其主旨是以同步化、集成化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是形成Internet为依托,围绕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来满足需求供应链系统的正常运作。
1.2基于集群式供应链B2C产业物流网络设计
在国内B2C产业的集群式供应链系统中,由于众多B2C供应链的并存,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物流配送网络结构,比如环渤海外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等,根据CNZZ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我国存有的B2C企业近1万家,第三方A级物流公司已达1061家,据预测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仍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各供应链之间的B2C企业与三方物流公司的交互和合作,为集群式供应链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也正是与本文研究方向的契合点。而本文对B2C物流库存优化的思路是首先构建优化的B2C电子商务配送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来控制库存水平。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主要解决的是B2C企业到用户之间的配送问题。在现阶段,不论是自建物流还是连锁经营或者是采用第三方物流,其物流的配送流程基本一致。具体来说,在这一阶段的配送模式主要是:B2C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通过自有物流公司将商品运输到全国主要的物流配送中心,然后再继续分发至下一级配送公司所在的地区,以此方式,层层派送,最终到达用户方[4]。
一般来说,短期内进入配送网络的物流量是固定的,各物流点之间的配送费用、运输能力基本也是稳定的,唯一需要完善的是如何在物流网络内部优化物流配送流程,使得配送网络的配送效率最高,成本最小,并以此为基础对各配送点的库存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达到集群式供应链间合作优化的目的。
2.B2C产业物流的库存优化——以服装类物流配送为例
前文已对集群式供应链B2C产业物流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定义各节点之间的容量,即最大运输能力为 ,各节点之间的单位流量的费用,即单位运输成本为 ,同时在连线之间用(,)标注说明。本文可以采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方法,实现供应链节点间库存的最优化水平[5]。
基本假设条件如下:
(1)企业数量、位置及库存水平、库存效率已知;
(2)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产品同质化;
(3)集群式供应链各节点的企业之间信息共享;
(4)集群式供应链各节点的企业统一组织运输,安排库存;
(5)集群式供应链系统中,各供应链之间运输路径不受限制。
最小费用最大流是在一个给定网络的每一条弧上,除了给出容量 之外,还给出了每一弧上单位流量的费用 (简记为 ),当最大流不唯一时,在这些最大流中求一个 ,使流 的总输送费用达到最小,即:
实际计算时可以从最小费用出发,每次找出最小的支路单位流量费用,再求出累计的最小费用最大流,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计算网络的最大流,以确定停止计算的条件;
(2)求解网络的最短路问题,即最小的支路单位流量费用 ,确定支路的最大流量 ,然后求出该支路的费用流, ;其中 为计算所得的支流;
(3)网络中不考虑已饱和的支路,再寻求次最短路单位流量费用和支路的流量,依次开始寻求 、 …, 、 …,累计支路的费用流, ;
(4)当累计的输出流量等于网络的最大流时,即得到给定流量条件下的最小费用最大流。
3.结论
针对B2C产业的集群式特点,提出运用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分析模型,设计了物流网络图,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方法,对物流网络内部配送流程进行了优化。集群式的物流配送可以充分发挥全程电子商务的作用,提高配送网络的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对B2C电子商务的服装类产品的物流配送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B2C服装类商品集群式库存的最优配置水平,对提升B2C集群式供应链的库存效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法。
根据2009年B2C产业服装类物流配送的计算结果,其未达到该网络的最大流,还存在额外的物流运输能力大约100万件,占到总流量的2.5%。因为服装类行业的消费状况随季节变动比较明显,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存在这种状况也是合理的。针对不同行业消费状况的稳定性不同,要合理设计最大运能,也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来降低这一额外运输能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40.
[2] 才笑琦.B2C企业配送业务运作模式与物流服务商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刘溯.中国B2C网上书店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Mason R,Lalwani C,Boughton R.Combin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 for transport optimizatio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7,12(3):187—199.
[5] 胡运权,郭耀煌.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3-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