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行业低潮状况的思考

发布人:admin 浏览 1758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 打印本页

    
对“十二五”期内中国煤炭行业低潮出现情景的一点思考
王有勇
摘要:文章在对产业低潮出现情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周期理论,结合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变化以及主要耗煤产品的节煤趋势,对“十二五”期末的煤炭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行业低潮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煤炭行业低潮;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需求预测
 
据笔者统计,整个产业出现低潮,一般主要有四种情况:(1)供过于求,过度竞争,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损(如钢铁);(2)国家政策的限制和打压,如考虑维护社会稳定控制价格上涨(如火电),考虑人民健康限制销量(烟草),导致行业出现普遍亏损或者市场不断萎缩;(3)产业技术获得重大突破,需求被替代,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如胶卷相机);(4)受到国外质优价廉产品的巨大冲击(如甲醇)。
要研究“十二五”期内煤炭行业可能出现低潮的情景,也必须从上述这四种情况出发进行分析。由于第一种属于普遍情况,我们放在后面进行重点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限制和打压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较小。
1、煤炭限价政策。201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分别占76.8%和70.9%。煤炭价格的高低对工业和消费品价格的涨幅有不小的影响作用。在目前国内CPI较长时间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国家决不允许煤炭价格,特别是国有企业销售的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这种情况在2008年煤炭价格飞涨期间已经得到验证。但与火电行业不同,煤炭行业除了合同煤(易受政府限价),还有市场煤。这就决定了煤炭行业的成本增支因素可以较为顺畅地传递到下游行业,保证行业一定的利润率。从目前的情况看,“十二五”时期,在国内经济和社会不出现巨大动荡的情况下,国家的限价政策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较小。
2、煤炭限量政策。我国目前日益增大的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安全压力决定了国家对煤炭产销量的控制在不断加强,国家已经加大行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新建项目的核准难度,准备对区域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局也在进行煤炭产量天花板课题的研究。而我国目前实施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有很大原因也来源于能源、环境的约束。 “十二五”时期,国内煤炭产销量的增速必然会放缓。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的限量政策是从产销两方面同时考虑的,也就是说,国家希望煤炭市场维持总体平衡,略显紧张的局面,不允许限制产量政策导致煤炭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煤炭市场总体平衡,略显紧张的局面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也有利于保证一定的行业利润率。因此,“十二五”时期,除非国家对煤炭产量的控制失控,否则国家对煤炭产销量的控制政策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较小。
二、在可预见的二十年内,能源行业技术突破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较小。
从价格看,随着未来煤炭开发外部成本和资源税的不断上升,以及碳税的征收,新能源、水力和核能的价格优势会不断增大。
但从发展潜力看,国内石油、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等化石能源的资源赋存状况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主体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二十年代,水力发电空间有限,风能、太阳能等技术会有所突破,所占比例会有所增大,但总体比例仍将较小;可燃冰在十年内、核聚变在二十年内实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核能(核裂变)可能会发展较快,但受严格的选址条件限制,所占比例不会超过15%。因此,在可预见的二十年内,能源行业技术突破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较小。
三、煤炭进口导致国内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不大。
进口煤炭对国内煤炭行业要构成重大冲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进口煤炭价格性价比高;(2)进口煤炭数量足够大;(3)国家进口政策允许。
从性价上看,大多数时期,沿海地区进口煤炭与国内煤炭差别不大,中亚西亚地区进口煤炭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在国内煤炭需求紧张时期,沿海地区进口煤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内煤炭。而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中西亚地区的进口煤炭数量不大。
从数量上看,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比例持续上升。2000-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从13.8亿吨增加到32.4亿吨,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29.4%上升到48.3%,占同期世界煤炭产量增量的72.1%;煤炭消费量由14.1亿吨增加到32.9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比例由30.7%上升到48.2%,增加了17.5个百分点。可以说,全球煤炭的产量增量和消费增量主要集中在我国。目前全球的煤炭贸易量总共不过8亿多吨,即使“十二五”期内每年进口3亿吨,与我国2010年32.9亿吨的消费量相比,也不过占比9%,数量上难以对我国煤炭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因此,“十二五”时期,煤炭进口导致国内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不大。
四、由于供过于求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不大。
能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需求的上升往往与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见图1)。大部分时间段内,两者波动趋势基本相同。
图1 历年GDP增速与煤炭消费增速
从1993年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的18年里,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国内煤炭行业分别出现过两次发展低潮,分别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只不过,亚洲金融危机那次对煤炭行业影响较大,直到2002年,煤炭价格才恢复到1997年水平,从当年的7月起,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才实现减亏增盈,国内煤炭行业才慢慢走出困境。煤炭行业之所以能走出低谷,一方面与国内经济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从2002年步入高速发展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关闭各类小煤矿,压减产量,鼓励出口等政策有关。到2002年6月末,全国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约占原有各类小煤矿的2/ 3,比1997年压减产量3亿吨左右。
2008年4季度,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火电、钢铁、合成氨等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纷纷回落,煤炭需求出现大幅下降,国内煤价迅速高位回调。在政府积极采取了包括提高出口退税、四万亿财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2009年6月份,国内经济出现超预期复苏,当月用电量增长5.2%,扭转了连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扣除春节因素)。从此,国内经济开始稳步复苏,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对煤炭行业而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部省区原煤产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山西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国内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也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整合及整顿。
从两次行业发展的低潮看,可以这样讲,国内经济增速是影响煤炭行业景气的主要因素,而煤炭供给增速是影响煤炭行业景气的次要因素。
因此,要预测“十二五”时期煤炭行业是否会出现低潮,必须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预测新一轮经济波动周期的谷底出现时间是否在“十二五”期内;二是预测正常经济状况下,“十二五”期内国内煤炭是否供大于求。下面,分别就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下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不大可能出现在“十二五”期内。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其不可避免,只能把握、顺应。从主要的经济周期研究理论看,主要有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中周期(朱格拉周期,9-10年)、短周期(基钦周期,40个月左右)三种。而从实践角度看,中周期最明显,也最有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大致有三个周期。按照两个谷底周期计算,也基本遵循9-1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从GDP增长率来看(见图1),1981年最低(5.2%),1984年最高(15.2%),1990年最低(3.8%),1992年最高(14.2%),1999(7.6%)年最低,2007年最高(14.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四季度回落至6.8%,2009年开始触底反弹。按相邻两个经济周期的谷底计算,80年代的经济周期(82-90年)持续时间为9年,90年代的经济周期(91-99年)持续时间为9年,00年代的经济周期(2000-2009)持续时间为10年。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增速最低点到最高点也就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下降周期持续6-7年;但受世界制造业转移、我国加入WTO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2000年以来的这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阶段大大延长,达到8年。在巨量的财政货币投资刺激下,经济迅速实现了复苏,2010年GDP增速达到10.3%。但目前受政府主动调控和世界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增速又有所放缓。主权债务危机属于各国政府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属于正常现象。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货币发行量太大,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纵容下的金融市场的力量壮大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不断加大,经济波动周期与区域及世界经济波动周期越发契合。从金融市场(或称虚拟经济)影响渐大这个角度看,未来世界经济波动的频率将加快,周期可能会缩短,波动幅度可能将加大。
按照目前的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完全复苏的时间可能推迟到2013年。结合世界和中国9-10年的经济周期计算,下一次经济增速的高点则很可能发生在2014-2016年,而经济增速的低点很可能发生在2018-2019年。按照经济危机爆发时间较经济增长低点早一到两年推算,经济危机时间很可能在2017年左右发生。因此,从2016年开始,就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防范可能爆发的危机。届时,煤炭需求将大幅萎缩,煤炭行业陷入低潮的概率很大。而从时间上计算,处于“十三五”时期,而非“十二五”时期。
(二)“十二五时期” 煤炭市场将呈现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由于煤炭供过于求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不大。
我们从煤炭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预测“十二五”期间的煤炭市场状况。
1、需求方面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假设未来每年1个百分点的增长,达到发达国家65%左右的城镇化率仍将有大约20 年左右的发展时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一个国家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是一个较长的经济周期,发达国家重化工阶段一般持续15-20 年。中国经济重型化是从2000年开始的,未来还有5-10 年的发展时间。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但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较小。除非发生大的政治和经济事件,中国经济新一轮持续较快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改变。当然,受世界经济整体疲弱以及中国政府主动转型影响,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将很难出现“十一五”时间的高速增长。按照政府透露的相关信息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9%之间。
我国的能源赋存状况和能源科技可预测的发展进度决定了未来五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难以发生大的变动,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1)采用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测算
预测“十二五”时期的煤炭需求量,最简单地莫过于采用煤炭消费弹性系数进行估计。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反映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煤炭消耗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1981年到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波动之中。在这30年中,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有5年(1989年,2000年,2003-2005年)大于1,有5年小于零(1981年,1997-1999年,2001年),其余20年大于零小于1。1981-2010年,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7,如果剔除以上10个特殊年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61。如果单独考察以上10个特殊年份,则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9。80年代经济周期(82-90)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67, 90年代经济周期(91-99)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13,而00年代经济周期(00-09)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均值为0.91。“十五”期间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1.04,“十一五”期间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0.68,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和转型升级、碳减排的大背景看,“十二五”期间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适合在“十一五”期间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基础上适当下调。预计“十二五”时期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均值将降为0.6。
根据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在“2011中国清洁燃料高峰论坛”上透露的“十二五”能源规划指标,2015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为36.3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38.2亿吨原煤,折合26.1亿吨标煤;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所占比例将由2010年的70.9%下降到63.6%,减少7.3个百分点。这也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领导多次表示要设置的38亿吨的煤炭产量天花板相吻合。而能源局之前提出的38亿吨的原煤产量,其数据也是根据2015年的煤炭需求倒算出来的。按照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的数据,到2020 年,我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 年下降40%-45%。扣除到2010 年单位GDP 能耗下降约20%,2011-2015-2020 年的每个五年需要下降17%,年均下降3.68%。38亿吨消费量计算的基本假设为:“十二五”GDP 年均增长8%、单位GDP 能耗年均下降3.7%、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增长与GDP 增长速度的比例)0.51、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为63%。当然,根据以往经验,38.2亿吨的原煤消费量可能不够,38亿吨的产能也几乎肯定控制不住(见表1,“九五”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大除外),但是至少表明了政府对煤炭消费和产量实施控制的态度和决心:研究区域消费总量控制机制;探矿权停批延续到2013年;各个地方加大整合关闭小煤矿力度;部分省市停批新建矿井。
按照之前预计的“十二五”时期的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均值0.6,GDP年均增长7%计算(《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数),煤炭消费均速为4.2%,2015年原煤消费量将达到40.41亿吨。
(2)             采用下游行业煤炭消费量测算
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火电、钢铁、建材、化工四大领域。近年来,这四大行业(特别是火电、生铁、水泥和合成氨)耗煤总量占国内煤炭总消费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十一五”期间的煤炭消费量可以根据下游行业的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火电、钢铁和水泥行业增速将随之放缓。不过考虑到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处的特定阶段,四大行业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2011年前7个月,这四大行业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速:火电增速13.4%,生铁增速9.6%,水泥增速19.6%,合成氨增速4%。
火电方面。根据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初稿透露的消息,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水电装机2.84亿千瓦,核电42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500万千瓦,天然气3000万千瓦以及煤电9.33亿千瓦的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国供电标准煤耗从370克/千瓦时下降至325克/千瓦时,累计下降了35克/千瓦时,年均下降7克/千瓦时,预计“十二五”期间仍将小幅下降,到2015年预计可下降至310克/千瓦时。按照全国6000千瓦以上火电设备年均发电5000小时计算,2015年煤电的原煤消费量达到21.17亿吨(标煤和原煤折算率按照规划中38.2亿吨原煤和26.1亿吨标煤的比率计算)。
生铁方面。钢铁行业主要用价格较低的喷吹煤替代价格较高的焦炭,该过程对单位能耗下降作用不大。“十一五”时期,生铁煤炭单耗从0.72吨/吨降至0.68吨/吨,仅下降0.04吨/吨。我们预计,十二五时期,生铁产量平均增速仍可达到7.5%。以2010年5.9亿吨生铁产量计算,2015年生铁产量可达7.53亿吨,按照生铁煤炭单耗0.66吨/吨计算,2015年生铁行业煤炭需求量为5.59亿吨。
水泥方面。“十一五”时期,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6.1%,比“十五”时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十二五”期间,多项长期重大工程项目将开工建设,如3600万套保障住房建设投资、每年近4000亿元的水利投资、每年约7000亿元的铁路投资等。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水泥产量年均增速仍可保持8%。以2010年18.68亿吨水泥产量计算,2015年水泥产量可达27.45亿吨。
水泥行业的能耗下降主要在于能耗较低的新型干法水泥替代湿法水泥,两者的能耗差距约60千克/吨。十二五时期,新型干法水泥的占比将从2010年的80%提高到90%,预计水泥煤炭单耗可从2010年的185千克/吨降至2015年的175千克/吨。据此测算,2015年水泥行业的煤炭需求量为4.8亿吨。
合成氨方面。根据《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比重由65%下降至55%,合成氨单位煤耗将继续小幅下降,预计可从2010年1.8吨/吨下降至2015年的1.7吨/吨。2010年全国合成氨产量5150万吨,按照十二五时期合成氨需求年均3%的增速,2015年合成氨产量将达到5970万吨,煤炭消耗量将达到1.01亿吨。
综上,2015年,火电、生铁、水泥和合成氨四大行业煤炭需求量约为32.57亿吨。按照这四种产品占原煤消费量80%计算,2015年,全社会煤炭需求量约为40.71亿吨。
取以上两种测算方法的中间值,2015年全国原煤需求量约为40.5亿吨。当然,由于以上两种方法所用的测算数字基本采用可能出现的下限,因此,2015年最终的原煤需求量很可能超过40.5亿吨。
2、供给方面
受探矿权停批延续到2013年以及铁路运力在2013年前得不到有效缓解等因素影响,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供给速度将放缓,但仍将持续增长。
煤炭供给主要受煤炭生产、煤炭运输和煤炭进出口三方面影响。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煤炭生产方面
近几年我国煤炭产能建设速度一直居高不下。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取得采矿权的煤矿项目14423处,总产能已经超过36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曾指出,在初步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全国各产煤区的产能加起来分析,发现总产能已经能达到38亿吨。有业内人士根据部分产煤大省已经公布的十二五煤炭产能增长规划进行粗略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煤炭产能将超过42亿吨。
去年不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纷纷警示煤炭产能过剩,但事实却证明,煤炭市场基本保持了整体平衡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反弹,GDP增速重新回归10%以上,另一方面也在于政府在意识到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后采取了一系列控制产能快速释放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速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停批探矿权以及严格发放采矿权。
目前来看,已获得采矿权的煤炭产能正好可以满足2011年煤炭需求(36亿吨),规划的产能也已经能够满足“十二五”期末的煤炭需求(42亿吨)。可以讲,“十二五”期间,相对需求而言,煤炭生产不存在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增长空间。因此,要保持十二五期间煤炭市场的整体平衡,未来政府必须坚持对煤炭产能的控制政策不放松,保证煤炭产能按需求节奏有步骤地释放,同时煤炭企业也须适当控制自己的产能增长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政府管控不到位,近两年新增和整合煤矿的产能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集中释放,对煤炭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
2)运输方面
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煤炭有效供给。
由于我国煤炭产地结构和销售地的不匹配,煤炭铁路运输一直是制约煤炭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我国铁路运煤量占煤炭产量的比例超过60%。
2010年晋陕蒙三地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57%,今年上半年三地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更达到59.4%。随着我国煤炭产地大幅西移,加上以前一部分煤炭输出省变为煤炭输入省(河南、安徽),区域市场调节难度加大。未来“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铁路运输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从目前的形势看,煤炭铁路运力缓解至少要等到2013年以后。
目前京沪、京广、京哈、陇海、京九、沪昆等主要干线大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在90%以上,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三西”煤炭基地直达华中、华南、西南地区的运输通道少、能力不足。
未来“三西”铁路运力保持一定增幅,但短期增长有限。“三西”是未来我国煤炭增量的主要来源,最近几年的外运数量也保持稳定增长。北通道中的大秦铁路今后难有增加,主要增量来自神朔黄以及在建的集宁-张家口-曹妃甸铁路;中通道主要来自邯长线;南通路增量则依赖改建的宁西、西康以及陇海线。
新疆“一主两翼”铁路要到2015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一主两翼”中的兰新客运专线以及北线,建成要到2015年。南线进展较慢。2015年新疆出区煤炭有望达到1亿吨。十二五时期,新疆煤炭产量对于主流煤炭市场的影响不大。
7月下旬发生的高铁事故,对高铁投资、建设以及运行速度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对于煤炭通道建设的影响尚不明显。但高铁建设放缓必将压缩货运增长的空间。
综上所述,煤炭铁路运力缓解至少要到2013年以后,并且延后的概率较大。受煤炭运输瓶颈制约有效供给影响,“十二五”期间,煤炭市场呈现总体紧平衡的概率较大。当然,季节性、区域性、品种性和时段性的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情况仍将同时存在。
特高压输电和油气通道可间接缓解铁路煤炭运输压力。
在煤炭生产重心不断西移,铁路运输瓶颈难以缓解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国内能源稳定供应,促使能源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能源就地转化水平(坑口电站、煤制油、煤制气),加强立体式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在加大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的同时,加快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设能够直接缓解煤炭外运压力,而油气通道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提高就地转化水平,从而间接缓解铁路煤炭运输压力。
“十二五”期间,受水资源、技术成熟度、环保等因素制约,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目前尚不适宜在西部煤炭基地开展大范围商业推广。但在西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坑口电厂,通过特高压电网外送电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按照国家电网的计划,山西、陕北煤电通过特高压交流外送,蒙西、锡盟、宁东煤电通过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外送,新疆、蒙东煤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向“华北、华东和华中”电网送电。根据国家电网的测算,2012年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电网后特高压输电能力将超过5000万千瓦,每年可输送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输送煤炭1.5亿吨。到2020年,晋陕蒙宁新等西部煤电基地规划向中东部地区外送煤电2.34亿千瓦,其中通过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外送1.97亿千瓦。按照上述国家电网所用测算数据折算,相当于每年向中东部地区外送煤炭5.9亿吨。这将大大缓解未来中西部煤炭基地的煤炭运输瓶颈。
从规划的建设进度看,特高压输电网在2013年才能在西部煤电基地煤电外送中发挥较大作用。
3)煤炭进出口方面
正如上文所述,与我国国内庞大的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相比,我国煤炭进出口量比例较小。目前煤炭进出口发挥的作用,就是在一定额度内对中国煤炭市场进行有效补充。
我国煤炭进口数量主要受国际、国内煤炭价格价差影响。当国际煤价性价比高时,进口就会增加;当国内煤炭性价比高时,进口就会减少。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韩国、台湾和菲律宾等亚太主要煤炭消费国及地区需求锐减,国际煤炭价格及航运费大幅下跌,南方沿海电厂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国内。而当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了V型反弹,净进口量一举达到1.03亿吨,从传统的煤炭出口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0 年我国净进口量继续上升,达到 1.46 亿吨。而今年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净进口6174万吨,同比下降13%,原因就在于国际煤价整体高于国内所致。
“十二五”期间,受人工、材料、安全、环保成本继续大幅上涨以及煤炭资源税改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受球经济缓慢复苏、美元贬值、海运费上涨、澳大利亚征收矿产资源租赁税等因素影响,国际煤炭价格也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综合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煤炭价差不会太大。同时,受全球其他产煤国煤炭产量和贸易量限制,“十二五”期间,国内煤炭净进口量有上限限制。估计整体波动范围将维持在1-3亿吨之间。如果我国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的量很大,必然会推高国际市场价格。
3、结论
综合以上对煤炭需求、煤炭生产、煤炭运输和煤炭进出口的分析,“十二五”时期,在政府严控产能和消费总量、存在进口上限、2013年之后煤炭铁路运输压力才能缓解,特高压输电网才能在西部煤电基地煤电外送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煤炭市场将呈现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由于煤炭供过于求导致煤炭行业出现低潮的概率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要保持“十二五”期间煤炭市场的整体平衡,未来政府必须坚持对煤炭产能的控制政策不放松,保证煤炭产能按需求节奏有步骤地释放,同时煤炭企业也须适当控制自己的产能增长步伐。如果政府管控不到位,近两年新增和整合煤矿的产能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集中释放,对煤炭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
 
作者单位:神华集团政策研究室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