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由“网络植树”引发的对林业发展新思考

发布人:admin 浏览 1204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7月29日 打印本页

    
由“网络植树”引发的对林业发展新思考
郑一梦[1],范宇琦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植树造林始终是我国推进环境保护工程中关键的一项措施。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越发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提升,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而“网络植树”的概念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开始进入传统的林业建设中。本文从“网络植树”的现象入手,分析网络的进入为林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植树造林;网络植树;林业发展
一、问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将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分别是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以及大规模破坏森林资源,全面损坏了全球森林的固碳能力。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这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正在采取两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直接减排从根源上入手,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义务。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政府积极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大量林业用地亟待恢复森林植被,发展潜力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开展义务植树,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力争通过扩大森林面积,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环境问题伴随着全国经济大发展出现的同时,不同于需要利用各种资源的传统经济,以信息与知识为主导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这个庞大的网民群体的背后体现着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市场,被人们所逐渐接受的电子商务形式便是网络经济的一个典型代表。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互通、消费等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网络经济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强势,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行业之一。
当代社会,各个行业相互渗透联系,许多传统的经济模式往往借助新兴行业的优势再次发展,新兴行业依托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已有市场做到迅速扩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其承担着森林、野生动物、湿地、沙漠化土地的保护发展和监督管理,这四大资源便占国土面积的51%,而由利用这些资源所产生的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更是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那么能否将传统的林业经济与新兴的网络经济结合起来,利用网络高效、参与度高等多种优势为林业带来新发展?笔者从近期网络中出现的“网络植树”活动获得启发,由“网络植树”这一项目为切入点,将其与传统的植树造林相结合,研究网络的参与给林业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问题分析
(一)当前植树造林现状
当前,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生态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过植树造林,加快生态建设,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必然选择。
1 造林面积
植树造林这一鼓励性政策措施是迄今为止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较高的生态建设工程,长期以来,我国的植树造林多是国家行为,植树行为由国家组织,树木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植树造林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造林绿化已取得明显成效,至2010年6月15日,全国完成造林7404.37万亩,为计划的83.38%,我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年均增量占世界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2 造林经费
对于任何行业,经费都是决定其能否长期高效发展最为基础的决定因素。一个行业,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才能够不断更新生产设备,使用高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我国,林业投资主体一直都采取计划安排,通过银行进行财政拨款进行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林业投资也开始呈现出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倾向,但是和国家其他部门相比,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中还是国家投资占主体。
经费投资对于林业是至关重要的。林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投入要素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更取决于作为技术载体,如劳动、设备、土地等基础物质条件的提高与进步。
虽然国家对于林业的资金投资规模依然继续在扩大,但大部分的资金分配给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或者其他大型林地建设中(如表示)。对于其他较为零散的地区,可用做植树使用的多是依靠地方财政,将其归入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当中。此外,目前我国现有宜林地4400多万公顷,这些宜林地自然条件大都比较差,造林绿化难度大。要将这些宜林地充分利用起来,依旧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也就是说,中国的绿化事业要达到长足的进步,首先就要克服资金不足这一中国植树造林最大的制约瓶颈。
表1 2007-2008林业资金投资情况
Tab.1 2007-2008 forestry capital investment
项目
计划到位资金(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资金到位率(%)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240个监测样本
516387.99
591534.87
508508.53
585465.67
98.47
98.97
其中:35个天保企业
123485.05
182658.00
120862.05
178587.00
97.88
97.78
44个天保县
31042.82
32765.53
29038.43
30784.50
93.54
93.95
100个退耕县
258116.10
274100.00
258018.83
274045.20
99.96
99.98
21个风沙源县
89876.32
91126.67
89698.12
87930.87
99.80
96.49
40个保护区
13143.70
19151.67
10513.10
14053.30
79.99
73.38
3 义务植树造林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相对于需要较多知识和技术支持的专业造林队伍,义务植树造林是普通大众都能够积极参加的绿化工程,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义务植树造林集中了更多的社会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9年全国参加义务植树共计5.9亿人次,植树24.8亿株。其中,有4.1亿人次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栽植树木18.1亿株;另有1.8亿人次通过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折合栽植树木6.7亿株。义务植树尽责率为63%,较2008年提高4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底,累计有127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89亿株[2]
现如今,环境保护的问题日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人们的意识中,认为最直接的绿化行为便是植树造林。可以说,在中国并不缺少植树造林的热情,但种下一棵树以后的后续工作却久久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中国现有8亿多适龄公民,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却只有60%左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如何创新传统的义务植树模式、提高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成为中国绿化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植树”为林业带来的新亮点
1 “网络植树”背景介绍
“网络植树(www.e-tree.org.cn)”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于2009年正式推出,旨在用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开启网络时代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新起点,通过互联网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向社会公众传递生态环保、低碳生活和消除气候贫困的公益理念,倡导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机构和组织积极通过网络参与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公益事业,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家园。笔者登陆“网络植树”的官方网站,据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13日,“e-tree”累计注册网友达12040人,已累计捐款6,036,226元,共植树1,207,345棵。
“网络植树”是借助互联网的巨大平台开展植树活动的,网民登录“e-tree”网站并注册为会员,在线支付(如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或非在线支付(如银行汇款、邮局汇款、直接捐款)之后,就可以领种树苗,此后经常登录网站,给小树实施管护,如浇水。网友可选择5元捐植一棵生态经济树、或400元捐植一亩生态经济林、或2000元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种植5亩林。中国绿化基金会将网友捐赠的钱款,定期打到合作伙伴、“网络植树”项目执行机构——甘肃欣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账上,后者负责用这笔资金育苗(目前主要是大果沙棘苗),然后无偿提供给农民(目前主要支持甘肃省通渭县),并指导农民按照技术要求标准,种植、管护沙棘树[3]
通过网民植树造林的高涨的热情可以知道,一植树造林的观念经过多年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表现十分积极即“网络植树”这一方式满足了人们参与环保事业的需求,具有市场前景;二“网络植树”这一创新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与我国的绿化事业,随之而来的更加丰富的资金来源。,新颖的植树途径为林业造林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 网络的参与为传统造林带来的影响。
(1)丰富造林资金来源
充足的经费来源一直是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上文所分析,我国对林业的投资一直是稳步增加的,然而在许多方面仍需有大量的资金,因此,相对于国家下发的林用经费,要实现全面的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仍然需要更多的费用支持。
现如今,我国的林业产业在坚持国家投资为主的基础上已经允许非国有投资参与,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林业今后的发展。而网络经济的进入,以“网络植树”平台为例,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力为植树造林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截止至“网络植树”的主要生态扶贫公益项目“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 援助了对口省县甘肃省通渭县1.66万户贫困家庭,种植了8.3万亩、近1000万株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树。
通过网络来整合社会可利用资源来缓解国家对林业经费的压力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高的途径。
(2)推广绿色理念
网络能够让宣传者用较低的成本做到更大的宣传效果。“网络植树”这一平台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淘宝网、中国平安等机构共同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它们发挥交流平台、支付平台等各自优势,在全国38400万[4]网民中打造了一个推广宣传环境保护理念的对话平台,激发了参与人员的热情。
(3)利用网络经济已有规模开创林业新的发展点
在现有的网络经济模式中,电子商务成为网络经济的主体部分,网络中的市场交易摆脱了产品销售的地域、时间限制,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的环境背景下,林业产品可通过网络市场的交易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交易,让林业产品不在局限于专业的交易场所,让其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达到全民共同关注林业发展、创造林业生产价值的局面。
(4)居民投资植树造林的消费领域
“网络植树”不仅仅反映出网络时代为林业发展带来了的新契机,更显示出了一个居民投资林业的新兴消费市场。
我国用林比造林快、造林不护林,许多地方种树不见树的现象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然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万平方公里的宜农荒地、60多万平方公里的草山草坡和90多万平方公里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如果把90万平方公里的宜林荒山荒地植树,居民投资性消费至少需2.7万亿。若把173.97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植树,居民投资性消费至少需5.2万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2007年林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79.
[2]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
[3] 胡春.网络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2010:8-9.233-235.
[4] 邵权熙.当代中国林业耦合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8-63.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