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北京万方教育管理研究院 万方科技学院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专业 诚信 快捷 稳妥 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学术创新和期刊出版业发展服务 稿件咨询电话:13693011947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    合作期刊    范文数据库    最新征稿启示    期刊常识与写作技巧    办理流程    汇款方式    关于我们
 
 
账 号:
密 码:

验证码:
热线电话:010-81545776
咨询电话:1369301194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邮箱: wfjy2000@163.com
值班编辑:李老师 赵老师
www.wflunwen.com
 CSSCI 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类   教育类
农林科技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
医药卫生类   政治法学类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    
 
 
 
        万方论文网 >> 范文数据库 >>

我国经济创新成果及问题分析

发布人:admin 浏览 1192 次【字号 】 发布时间:2012年5月7日 打印本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昔日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改革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全面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研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关系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这种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的境况下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改革开放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计划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在这种情形下,一切资源由政府来统筹安排,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二大指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此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第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不断地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据统计,1978~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至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至4761元。200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同期,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8.5%。我国居民收入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二、中国当前经济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1979~2009年的3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加到33.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0%。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经济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缺地、缺水、缺油现象日趋严重。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大大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10个里面就有4~5个是中国城市。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就业压力的增大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2.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牢牢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在中国大地上创造了震烁古今的经济奇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担忧。一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1983年的1.82∶1扩大到2009年的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为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二是区域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竟达2万余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相比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3.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显著扩大

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普遍增加。但也要看到,在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收入差距问题也日渐突出。一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二是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我国工资最高的证券业人均年薪是17万元,而工资最低的畜牧业人均年薪是1.08万元,两者相差15.9倍。三是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2007年,国企高管薪酬最高者达6600万元,全国百强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薪58.39万元,而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深化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对策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面对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负面影响,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我们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判定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长期存在,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倘若发展不平衡得不到有效处理,并且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极易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一是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二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四是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

3.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显著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最低工资标准的执法力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有效机制,切实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二是完善税收制度。要改革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将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及时纳入我国税收体系,充分发挥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对垄断收益征收特殊行业税,缩小其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适度提高养老保险金,使人们老有所养。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使人们病有所医。大幅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使人们住有所居。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办理流程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智力支持:北京万方融智教育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天合东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wfjy2000@163.com     联系电话:010-81545776    稿件查询:15611272168   工作QQ:2545197423(学术部)1511597931(李编辑)1977530847(赵编辑)

Copyright@ 2012 万方融智论文发表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01766号